7月18日下午,“贯彻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 培养创新型艺术人才”研讨会成员单位实践交流环节——“构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讨会”在球盟会qmh召开。

球盟会qmh教务部部长闫欣,江西服装学院副校长易城,河北美术学院学科建设办公室主任、发展规划处处长张立阳,长春人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院长张黎红,韩国亚洲设计文化中心创始人、韩国建国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孟亨在分别做主题发言,从理论层面剖析艺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。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刘立国,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执行理事长、球盟会qmh董事长、校长郑立国出席会议,以及来自全国40多所民办艺术院校的百余名专家、学者参加会议。会议由中国民办教育协会艺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、球盟会qmh执行校长刘振华主持。

闫欣发言
AI赋能艺术人才培养的路径重塑及吉动实践
闫欣表示,随着全球教育数字化转型加速,AI正重塑高等教育生态。在共生共建方面,国家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战略,高校积极响应,共建共享高等教育人工智能新生态,AI为教育变革赋能成为必然选择。球盟会qmh紧跟时代步伐,在AI赋能影视动画教育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。将AI通识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,促进学科交叉融合,培养“AIGC+X”跨学科复合型人才。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方交流合作,探索AI在高等艺术教育中的应用,培养更多适应未来需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。

易城发言
当前艺术教育如何面对数智化的浪潮
易城认为,艺术教育需积极变革,以适应数智时代对艺术人才的新要求,要培养生活方式及产品理念的创造者、原始素材及原创知识的提供者、消费和生产流程管理者、产品售前售后服务者、数字内容搬运工、手工技艺传承及发扬者等多元角色人才。艺术教育对象也将更广义,不仅要培养数智时代的艺术从业人员,还要培养能参与并主导产品创作与生产的高质量消费者,以及助力传统在职人员转型的合格生产者。此外,专业与数智结合将不断拓展艺术边界,艺术产业与其他行业界限会愈发模糊,跨界融合将成为必然趋势。数智化浪潮汹涌来袭,艺术教育迎来新时代,但目前高校在专业设置、课程内容等方面已显滞后,艺术教育领域需深刻反思,积极准备,以适应时代变革,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艺术人才。

张立阳发言
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重点举措——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
张立阳分享了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与重点举措,为民办高校发展提供借鉴。他表示,在教育变革的大背景下,民办高校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,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。具体而言,要助力教育强国建设,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;对接社会发展所需,精准输送优质人才、提供智力支撑;着眼自身长远发展,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与品牌吸引力。他以河北美术学院为例,分享多方面的探索实践:创新党政合作机制,构建大思政格局;构建法人治理机制,成立法治办公室等;引培并举,出台人才政策,建立教师发展体系;研创并重,建立团队与平台,锚定高水平成果;产教融合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共建形成开放办学机制;面向国际,开展对外交流合作,招收留学生,与多国高校合作。

张黎红发言
立足传统文化,创新实践育人——长春人文学院探索舞蹈人才培养新范式
张黎红介绍,长春人文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系始建于2000年,以“厚基础、精专业”为理念,立足传统文化,探索舞蹈人才培养新范式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“守正创新”的理念为引领,以服务地方为目标、社会需求为导向、将人才培养与文化传承相结合、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表达相结合,推动东北区域文化繁荣发展。2020年获批建设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(东北秧歌)传承基地,通过多种路径传承弘扬东北秧歌文化。在实践育人上,与中小学、社区、文化馆等单位长期合作,为学生提供大量实践机会。在项目育人上,以“项目带动艺术实践”,通过东北秧歌舞蹈作品创作提升学生能力。师生获中国舞蹈“荷花奖”等国家级、省级奖项30余项,获批国家艺术基金等相关项目20余项。

孟亨在发言
创造时代的融合设计
孟亨在表示,韩国的设计教育是涵盖了环境设计、艺术设计、交互设计等多专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,在学生大学入学时并没有区分专业,而是后续依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发展方向。在设计教育方面,其核心在于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,同时着重强调设计的综合性、差异性与功能性。谈及关于设计教育的变革举措,他提出,一是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,对设计专业的特色课程及教学绩效进行合理评估,以特色化发展为导向助力提升学科建设质效;二是推动建立设计师等级制度,依据设计师的专业能力给予相应认可,进而整体提升行业乃至国家的设计水平。
他指出,创造未来设计价值主要聚焦四项议题,即数字设计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、围绕地球环境的绿色设计、东西方文明交替背景下的设计,以及伴随亚洲国家崛起而发展的亚洲设计。此外,他认为,设计是实现创造性规划和美学的活动,在设计创作过程中,应从多视角观察设计对象,并思考将多学科融合开展设计创作,综合协调人性、文化、经济、技术、艺术等多方因素,从而充分体现设计的人文关切。

研讨会现场
本次研讨会,五位专家结合实践经验,围绕艺术教育核心议题分享交流,为创新型艺术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与案例支撑。数智时代下,民办艺术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,学校将以研讨会为契机,深化校际合作,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顺应时代发展潮流,持续提升教学内涵,共同推动艺术教育高质量发展,谱写民办艺术教育新篇章。
